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糯米饭糍”新口味打开新市场
黄勇娣
本报记者 黄勇娣
10月中下旬,丰收时节。在金山区枫泾镇菖梧村,一片80亩的糯稻田边,“糯米饭糍达人”张根华拔下一株稻穗,一捻一闻,“稻粒已经饱满,就等最后的收浆了,估计10月底可以收割”。
经过多年自主研发,张根华将糯米饭糍这种最初只能手工制作的非遗美食带入了产业化时代。为了把控食材品质、提升成品口感,他与市农科院合作种起了特供稻。在不断扩大产能的同时,他又把糯米饭糍推上线,让这一口承载“江南情怀”的小吃走出长三角,不断开发新口味,解锁新场景,打开新市场。
糯米饭糍最初是用新收糯米在农村土灶上做出来的。“先煮饭,然后把糯米饭在大铁锅底部摊薄薄一层,烘烤至微微发黄,散发香气就成了。”张根华介绍。做糯米饭糍不仅对工具有要求,还很考验制作者的经验技巧,而且成品极易受潮,只能随吃随做。
原来老张是研究机械的,1993年开始尝试研究糯米饭糍自动化生产,经历了失败、优化等阶段的磨合,2020年终于实现自动化生产。为打通原料供应的瓶颈,2021年,张根华的女婿——千穗香负责人、农兴村种粮户钱录在农兴村承包的260亩稻田中专门划出12亩开始种植糯稻。2022年3月,在本地举行的长三角农创路演中,市农科院的专家带来了光明糯稻1号新品种,让钱录找到了“天选之稻”。
2022年,他们试种20亩新品种糯米获得成功,凭着“自种+采购”,生产流水线平稳完成了从当年11月到次年2月、3月的旺季订单。今年,张根华与钱录又在菖梧村租下80亩地种上了光明糯稻1号,预计可收获35至40吨糯米,基本可以满足整个旺季生产的原料需求。
为了充分发挥出光明糯稻1号的优势,张根华反复试验调整了工艺参数,“今年的糯米饭糍比往年摊得更薄、更脆,拌开后更香滑”。凭借升级后的口感,千穗香糯米饭糍还入选了2022上海伴手礼好评榜。适应更多元化的需求,最近糯米饭糍在包装、口味上全新升级。新品可以直接冷拌牛奶和酸奶,也可以搭配热腾腾的速食蔬菜汤、粥,在不同搭配中品味浓郁质朴的糯米香气。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