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黄冈日报
杨仕英
连绵不断的山峦如巨龙横卧,奔流不息的河流蜿蜒前行,河流与山峦之间沃野千里,这美丽的大自然呈现出英山百里画廊的绝美生态,养育了勤劳聪慧的儿女,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俗。
到了寒冬腊月,杀猪宰羊,为过年作准备。将猪肉切成条,抹上盐,慢慢揉搓,让盐分渗透进去,然后放在瓦盆里,腌制一段时间后,挂在干净通风荫凉的地方晾着,待水分渐渐消失,瘦肉精致、肥肉透亮。将猪脚用少量的盐腌制后微熏风干,做成腊猪脚。能干的主妇将无味的蛋白质转换成味鲜的胜肽和氨基酸,让香味分子带来咸肉的多层风味,让亲友的味蕾得到充分满足。
腊肉成了主妇们手中的好食材,腊肉炒青菜,特别是与打了霜的白菜、菜薹、萝卜炒,成了下饭的美味。腊肉丁炒油面,口感劲道、焦香四溢。腊猪脚与藕或是海带加水,用小火炉慢慢地煨着,吃起来少了黏稠,却别有风味,成为冬日里的美味。
高山散养的黑山羊多食杂草、树皮、粗粮等,活动力强,成长速度缓慢,腌制风干的黑山羊,肉质劲道,膻味全无,老少皆宜,是冬季进补的上品,与胡萝卜一起炖着吃天然甘醇。为了保持汤的温度,火锅成了常用模式,倘若在火锅里加入蛋丝,长而黄就似宽面条一样的蛋丝,好看又好吃,很容易勾起人们的食欲,作为配菜的蛋丝,外地人常常误以为熟面条吃了。
山里的主食大多是柴火饭,如今山上的枯枝、树叶成了柴火,多得用不完,劈柴堆在门口、院子、厨房,还没来得及处理的枯树枝放在后院或者柴房。柴在火焰升腾的土灶,散发着光和热,将铁锅的米煮成了香喷喷的饭,起着微黄的锅巴。倘若掺杂红薯或者南瓜,既好看又好吃,有的人喜欢嚼锅巴,津津有味地享受着小时候的感觉。当然,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吃锅巴粥,将米汤淋在锅巴上煮,哪怕清水煮,揭开锅盖,雾气腾腾,米香与锅巴融合的气味飘散,十分诱人。
要说下饭的菜莫过于青椒炒小鱼小虾、椒河鱼豆腐和红烧肉。青椒炒小鱼小虾,鱼虾外酥里嫩、鲜嫩可口,黑色的小鱼、红红的虾子与青椒搭配,色香味俱全。英山过路滩以北的河鱼最为珍贵,盛传“金贵银贵不如过路滩的河鱼贵”,河鱼与农家老豆腐、腌辣椒小火慢炖,入口即化,鲜嫩爽口,是一道极具特色的名菜。土猪肉肉质紧密坚实,味道醇厚。将云雾茶加入红烧肉中烧制,弥漫茶香、色泽红亮、口味浓郁、肥而不腻、入口酥软,既有红烧肉的爽口又有绿茶的回甘。用麦酱烧的红烧肉既有嚼劲、又很香,无疑是既有营养又下饭的好菜。
“中国好空气,英山森呼吸”,大自然的恩赐,养育了健康聪慧的英山人,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将大自然的馈赠变成美食,既是时间的风味,也是大山的风味,让前往英山的人品尝回忆,品味大别山饮食文化。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