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频道 > 热搜鲜 >

中医世家的传承之路:师徒如父子,共谱医道传奇

导读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国医大师 王世民 我与徒弟韩仲成来往已有50余年,确实有着“师徒如父子”的感情。其祖上曾行医,韩仲成由一个乡村赤脚医生成长为地方名医,他的儿子韩文彪也承继父业,从山西中医药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回乡行医,这样说起来也…

 中医世家的传承之路:师徒如父子,共谱医道传奇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国医大师 王世民
我与徒弟韩仲成来往已有50余年,确实有着“师徒如父子”的感情。其祖上曾行医,韩仲成由一个乡村赤脚医生成长为地方名医,他的儿子韩文彪也承继父业,从山西中医药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回乡行医,这样说起来也算得上是世医之家了吧!
立志中医
1949年2月,韩仲成出生在山西省保德县黄河岸边一个叫官局的小山村。其曾祖父是享誉乡里的“土郎中”,针药兼施,善治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家藏《针灸甲乙经》和一本手抄本《集验良方》,是韩仲成最初见到的中医启蒙书。韩仲成7岁时,其母被狂犬咬伤,因狂犬病而亡故;次年祖母患臌胀,医治无效而离世。连失两位至亲的痛苦,深深激发了他学习中医的强烈愿望。早在中学时期,他便将《药性歌括》《汤头歌诀》《濒湖脉诀》背诵得滚瓜烂熟。
1966年韩仲成初中毕业后,正逢高中停止招生,他只好回乡,不久被公社卫生院录用,成为一名乡村医生。1971年,韩仲成被借调到山西省卫生厅药械处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中医处办公室遇到他,从此便与这位敦厚朴实的乡村娃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6年,国家选拔最后一批工农兵上大学,组织上推荐韩仲成上山西医学院(现山西医科大学)。因为他十分热爱中医,毅然放弃此机会,于1977年4月走进山西省第八期西学中班。山西省中医研究所所长贾得道任班主任,我是任教老师,兼管一些杂务,和学员们接触较多。韩仲成课堂上认真听讲,详细做好笔记。每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他就坐在附近公园的石桌旁背诵中药、方剂、中医经典条文,不懂之处常登门请教。当年的课堂笔记和实习病案,至今他仍完好无缺地珍藏着。学习期间他刻苦钻研,积累了2000张读书分类卡片,最终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了自学能力。
1978年,全国统一招考1万名中医(药)师,分配山西200名,韩仲成通过考试后被录取,后调至忻州卫生学校任中医教师,主讲方剂学课程。期间我们多次交流如何备课、课堂如何讲解、时间如何掌握和如何给学生解答问题等众多关于教学的问题。1981年,我举荐韩仲成参加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举办的全国方剂师资班学习。有一次我在北京开会,专门去学校看望他,并带他拜访了任应秋、刘渡舟、印会河和傅世垣教授,以便他日后向这些中医大家请教学习、兼收并蓄、提高医术。
精诚探索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兼任山西省中医学会秘书工作,曾多次邀请董建华、刘渡舟、印会河、谢海洲、焦树德教授莅临太原讲学。每有机会,我便第一时间先通知韩仲成来听课与讨论。
记得1983年秋,孟河医派师承传人印会河来太原讲学,我将韩仲成举荐于他。韩仲成的真诚与勤奋深得印会河赏识,收其为“遥从弟子”。其间,印会河写诗并书赠于仲成:印门作学尚求真,鼻息难容仰古人。寄意云西遥弟子,治医切莫信图腾。为了培养这位“遥从弟子”、憨厚笃学的乡村娃韩仲成,印会河曾于1988年、1991年、1993年3次不远千里来到地处偏远的山西省保德县人民医院代教施诊。我还记得1988年初秋,我和周然教授陪同印会河奔赴保德县人民医院义诊,为期一个月。印会河在诊室里,一面给韩仲成认真讲解、传授经验,一面热情接待患者,坚决不收诊费,一时传为佳话。
韩仲成也很敬重印老师,日夜陪伴,嘘寒问暖,认真记录他的医案,合计1617例。后来经整理,写成《随印会河侍诊记》一书28万字,2012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6年后,又从1617个医案中选出200余则,加以整理、汇解,定名为《印会河抓主症验案汇解》,2018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发行。和我合作编写的著作有两本,一是《局方别裁》,1992年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出版,修订后2014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再版;另一本是《局方选讲》,2019年由山西科技出版社出版。
韩仲成十分重视医德,为患者服务热情、谦和、公道。1984年秋,他从忻州卫生学校调至保德县人民医院工作,1998年又任保德县中医院副院长。退休后,他在县城开办中医诊所,始终把医德放在第一位,从不刻意开大方与贵方。他秉持“药无论其贵贱,能治病就是好药;方无论其大小,能对症就是好方”的理念,对症下药,绝不过度治疗。作为一名基层中医人,韩仲成为弘扬中医药文化不懈努力。2022年7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授予他中医药文化传承项目证书及中医药文化优秀传承人奖牌。韩仲成的尊师重道、潜心向学值得称颂。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